查看原文
其他

东京神乐坂的街区营造运动——从全球化到本土化的思辨

周详 城市中国杂志 2022-05-13

东京都宏观的国际化战略延续了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实行西化政策的改革方向——以构建现代的具体事物作为进步的象征。但尽管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地灌输“全球化”作为城市发展方向的正确性,东京都内的居民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重建项目造成的社区溃散与街区形态的破碎。受传统“町”的文化概念影响,日本街区营造除了具有西方社区营造运动中普遍存在的政治学和社会学因素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强调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日本传统空间意象保全的意义。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举措,倡导居民参与生活环境的建造,并且认为这种参与创造、管理、运营的操作并非是组织一个一次性的、没有后续跟进的事件,而是历时性的持续过程。其精髓在于通过街区营造提醒人民要争取一种适于生存的权利。街区营造运动也作为地域振兴的催化剂,激发了在地居民主动发掘整个区域有形和无形的文化价值。虽然东京神乐坂的“路地”价值已经得到广泛的认识,但这套系统应该如何维护?哪些需要保护?对神乐坂自身而言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周详

东京大学城市设计与地域设计研究室博士生

▲ 全球化进程中的东京都城市风貌(画作/山口晃)



 

街区营造:

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对决

 

1990年代泡沫经济的破灭,宣告了日本战后重建以来经济高速发展时代的终结。房地产业的崩溃导致保险金融业因背负巨额坏账濒临破产,随之而来的1995年关西大地震中,(大)阪神(户)高速公路因无法抵御地震而倒塌的情形使日本民众大为震惊。加之日本政府无法及时援救灾民,所有这些均严重削弱了权利极度集中的中央政府的权威性和合法性。旧系统的失灵昭示着新系统的出现,随着日本民众对中央政府的信心丧失殆尽,日本本土权利的时代由此到来。

 

由于中央政府的权利开始旁落至县及市政府,市民社会在城市管治方面也逐渐争取到更大的参与权,这些都使得街区营造(町づくり,又译作“町营造”)运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然而随着新自由主义经济运作在全球范围的泛滥,2002年颁布的《都市再生特别措置法》简化了城市申请都市重建的程序,同时批准可将原本在市中心的低层建筑物改建为高层大厦。在这个发展脉络下,东京都内的城市发展恢复生机,甚至开始变本加厉地以房地产资金流动为导向。日本城市居民深感居住环境受到城市发展规划的影响,将越来越有遭到破坏的可能。为了维护自己在城市中心生活的权利,争取更好的、可持续的生活环境,许多市民纷纷在住区范围内推行了自下而上的街区营造运动。


▲ 江户时期的东京地图,可以看到各武士家族和平民在城中的分布。红色部分即为神乐坂。(图/维基百科)


街区营造的本质概念是相对于城市规划系统而言的。“町”作为日本传统街区的一个单位,最重要的精神核心是地域社会共同认可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是从非官方、非专业的民间维度进行衡量。要理解“町”在日本文化中的独特内涵,我们需要追溯到德川家康时代的江户城展开分析。江户城作为东京的前身,其城市规划是按照地区特殊的地形,将整个城市进行二元划分,形成“山手”及“下町”两个区域。山手是位于城市西部的高地,此处被划定为武士及贵族的居留地;下町则是接近东京湾的低洼之地,在当时是商人、匠人以及普罗大众的居留地。即使发展到今天,东京的城市表象仍残留着这个传统的空间意象。这两个二分的空间概念也随着传统沿袭下来,暗示着由不同社会阶层聚居形成的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因此“町”的概念勾画出一个对日本人来说颇为明确的文化、社会及集体心理意识,赋予町内居民一个具体的理由和内容去防卫和保育该町。

 

受这个传统理念的指导,日本街区营造倡导居民参与生活环境的建造,并且认为这种参与创造、管理、运营的操作并非是组织一个一次性的、没有后续跟进的事件,而是历时性的持续过程。在街区营造过程中,参与运动的在地居民以保护本区的日常生活环境为目的,有时甚至因保卫本区的环境而与政府进行商讨、谈判甚至对抗。因此这种运动通常是街坊邻里组织起来联合反抗政府或开发商在本区进行大规模的重建或改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在地居民会成立各种主题的非盈利组织NPO,这些组织不仅要保卫本区的生活与文化特征,同时要主动争取调控本区变化的主导权。与西方社会著名的“社区营造”不同,日本的街区营造除了具有西方社区营造运动中普遍存在的政治学和社会学因素外,最重要的一点是日本的街区营造强调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日本传统空间意象保全的意义。由于西方学者很难将日本街区营造的哲学内涵用诸如“Community Building”这样的词汇进行概括,西方学界逐渐接受用Machizukuri(“町づくり”的发音)一词来表征日本街区营造的全部内涵。



 

神乐坂:

从街区营造到地域振兴

 

神乐坂隶属东京都新宿区,占地面积约16公顷,位于新宿区、文京区与千代田区三个辖区相接的地带,由“上神乐坂”至“下神乐坂”两个缓坡地带中的6个小型街区(丁目)组成。神乐坂现有居民2600人左右,其主要通道是位于下神乐坂的神乐坂街道。该街道汇聚了各式各样的商铺,两侧的建筑物群则构成了具有日本传统街巷空间意象的“路地”(ろじ)网络。在这些两到三米宽的街巷网络内坐落着神社、日式旅馆、和式餐厅以及贩售传统工艺品的老店。


▲ 神乐坂区位与街区营造范围示意图(作者绘制)


目前有关神乐坂文化的论述,大都将神乐坂的空间内涵分为两类:一种是传统文化空间及其承载的文艺活动,成立于2003年的NPO组织“粋之町营俱乐部”,用“粋”(いき)这个代表了日本江户传统美感意识的概念来表征神乐坂这种空间文化精神。另一种空间内涵则是平民的日常生活空间及其承载的大众文化活动,人们身处在社会、历史以及文化交织而成的复杂空间中,日常生活才是人们在世界存在、传承和延续的具体呈现。


▲ 江户时期的神乐坂(原作国立国会图书馆藏)


▲ 1908年的神乐坂(图/维基百科)


在江户时代(1603~1867),神乐坂曾是下级武士的居留地以及寺庙、神社的集中区域。而神乐坂的真正繁荣,则是在明治(1868~1912)大正(1912~1926)和战前的昭和时期。那时的神乐坂一带开设有大量的料亭(日式高级餐厅)及酒馆,同时聚集了大批精通传统舞蹈与三味线艺术的艺伎。据统计,大正至昭和初年区内艺伎的数量高达600人之多。即使是战后的1950年代,这里仍旧保留着200名艺伎和80多家高级料亭。作为东京都内以艺伎产业闻名的花街柳巷,神乐坂与一般意义上的“红灯区”完全不同,这里是日本自江户时代就开始的传统娱乐文化汇集之地。除了这些充满日本风情的文化空间之外,那时的神乐坂还聚集了咖啡馆、西餐厅、酒吧等西式娱乐场所,是一个兼具古典西洋韵味与传统日本风情的文化空间。


▲ 神乐坂街道


▲ 神乐坂的街巷空间

 

作为日本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景观,神乐坂的“路地”空间主要由三种路地类型构成:第一种是由装饰性路地(しつらえの路地)和迎客性路地(もてなしの路地)构成的“花街路地”。第二种是由小型商店构成的“商铺路地”。第三种则是由低层高密度的小型住宅构成的“生活路地”。学者山下馨曾对路地系统的空间美学做出哲学性的解释:在狭窄而曲折的小路上徘徊,会使步行者产生错觉,犹如置身于三叠至四叠半的茶室中,那种紧迫的空间感令人对空间产生无暇遐想,仿佛离开了日常的经验空间进入到神秘之境,由此对空间生发无限的遐思。

 

神乐坂的街区营造运动始于1972年,起因是由于日本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造成与神乐坂毗邻的饭田濠受到严重的污染,新宿区区议会遂于1972年将填埋饭田濠列入“都市再开发计划”中的一项。但在1978年,一位拥有土地权的居民由于土地交换权益问题提起诉讼,遂引起本区居民和商户联合社会上的其他团体,成立了“饭田濠保卫会”,以反抗政府的填濠行动。反对者认为,作为江户城护城河的饭田濠不仅是江户时代遗存下来的文化景观,历史上人们早就形成了在夏季泛舟于饭田濠上观赏烟火的传统;同时作为附近居民的滨水休闲空间,这里遍植樱花树,每年春季这里都会聚满游人观赏樱花。正是这次反抗行动,促成了日后神乐坂的街区营造运动。而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新宿区政府于1988年划定神乐坂为推广街区营造的典范地区。


▲ 饭田壕现状(图/谷歌街景)

 

神乐坂虽然是东京都内少有的、目前还保留着艺伎传统的核心区域,然而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地处东京都市中心的神乐坂因其可负担的地价水平吸引了众多房地产开发商的目光。1990年以后,三层以上甚至是超高层现代建筑开始在神乐坂出现。此外,随着日本经济水平的持续低迷,以高端客户为服务对象的艺伎产业遭受重创。一些传统商户的后辈拒绝继承这些传统,纷纷将这些传统产业变卖给地产开发商以支付高额的遗产继承税。目前这里仅留存下来4家料亭还在运作,艺伎数量也锐减至20人。所有这些似乎都预示着一个旧的时代行将结束,一些新鲜的东西需要注入进来。

 

1991年,神乐坂的居民和商户发起成立“神乐坂町营造会”,同时出版宣传册《神乐坂乐乐散步》,用于推广神乐坂的空间文化。1994年,“神乐坂町营造会”制定了神乐坂《街区营造宪章》。而在1997年,“神乐坂町营造会”又与神乐坂商会会员一起推行了街道改良计划,以约束神乐坂1丁目到5丁目街道空间的建设规范。这些内容包括:限制街区内建筑物的高度,规定街道两侧建筑物外墙的退界尺度以及建筑物的风貌设计,街道美化措施等。

 

然而神乐坂的街区营造并非设想的一帆风顺,1999年有一位开发商收购了区内几块面积约4500平方米的土地,准备兴建一座31层高的住宅大厦。由于这项重建计划严重破坏了神乐坂地区的历史风貌,在地居民和商家又临时成立了“神乐坂高层大厦对策协议会”进行反抗。然而根据当时的规划政策,这项超高层修建计划在理论上符合当时的规划要求。基于此,东京大学城市设计研究室提交了一份较为折衷的反高层方案,以确保开发商利益的同时兼顾神乐坂街区的整体形象。最终建筑楼层降至26层,但该建造计划对街区历史风貌造成的损害却是无法扭转的事实。这次反高层建筑运动的失败激发了本地居民与商户开始重新审视区域内路地系统的文化价值,也促使他们转变观念,开始尝试利用规划工具实现街区保育的目标。


▲ 超高层住宅大厦给神乐坂街区风貌带来的伤害

 

在这种背景下,2004年由本地居民和商户联合组成的区域规划特别组“神乐坂街区营造兴隆会”成立,以约束区域内再开发项目的建造高度。在这以后的神乐坂街区营造运动主要由“神乐坂町营造会”进行运作,这个在地组织设计了很多与街区传统直接关联的文化保育活动,如工作坊、“路地”论坛、传统表演和街区散步等,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大量关注。神乐坂的街区营造组织也很好地利用了这个机会,将街区曾经面临的各种危机转换为将神乐坂进行品牌化推广的契机。2009年,“神乐坂町营造会”成功入选日本联合国协会联盟举办的“未来遗产运动计划”。日本全国有50个提案应征该项计划,结果只有10个入选,“神乐坂町营造会”是包括东京在内的关东地区里唯一入选的项目。之后神乐坂的各个街区营造组织联合举办了6个工作坊,参与者为区内的居民、商户以及爱护神乐坂的社会人士。这些工作坊最大的成果是制定了《神乐坂粋的街区景观保育规则》以及《路地界域粋的街道环境保育规划》。

 

列斐伏尔认为“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应该提供给居民终身学习的机会”。如今神乐坂的街区生活,不仅兼具历史街区的保全和日常生活空间的保育,还兼容了传统文化活动和本区特色项目的推广。作为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历史街区,神乐坂的在地居民自发组织起各种活动,并由此建立了街区活动时间表。同时,居民也因为有更多的机会融入到社区的计划、组织和活动中来,产生了浓厚的社区归属感。神乐坂的街区活动,基本上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一年一度的社区节日,这些大型的节庆活动不仅给神乐坂积攒了可观的人气,同时也为神乐坂地域社会的振兴注入了外来的资金动力。另一种街区活动是文化知识学习型活动,神乐坂有多种多样的小型教室,这些教室大都由居民自行举办,提供各种各样的兴趣学习班。


▲ 神乐坂每年7月举行的神乐坂祭




全球化到本土化的思辨:

神乐坂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传统文化景观,神乐坂的“路地”空间无疑代表着日本传统的街道美学。但是这些只有两到三米宽的窄巷却与战后日本的城市规划体系格格不入。出于防灾的要求,现代城市规划体系要求街道尺度大于四米。此外路地系统中的传统和式住宅均为木构建筑,极易引发火灾,因而这些路地居中的区域成为日本城市更新项目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地带。正是在这样的规划背景下,日本全国各地传统的路地空间呈锐减的趋势。然而在21世纪之交,随着神乐坂等街区营造项目的成功,路地系统的文化景观价值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时期有很多讨论路地空间的书籍问世。如西村幸夫所言,“在日本全国范围内掀起的路地空间文化价值再认识可以说是日本民众对战后非人性化的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一个反向诉求”。在这种背景下,“全国路地型街区联络协议会”于2004年成立。协议会每年会组织一次峰会,旨在协商路地型街区进行更新时如何实现路地空间和及其附加价值的保育。在这个过程中,神乐坂的街区营造运动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甚至由于神乐坂的街区营造所获得的巨大成功,“路地型街区”开始成为一种独特的街区类型被日本社会所接受。


▲ 神乐坂路地型街区的空间价值


虽然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很多城市将历史街道列为保护对象。但在日本,还没有将这些历史街道或者路地型街区列为保护对象的先例。因此,如何将路地型街区列为保护对象,是神乐坂未来需要解决的难题。因为这不仅关系着神乐坂传统街巷系统的保全,也意味着在未来面临大型再开发项目时,如何有效避免小型地块的合并建设。目前,不少日本学者从文化景观的角度论证神乐坂路地的街巷体系与艺伎产业的价值,希望以此推动路地型街区的保护。然而,在实际操作层面,神乐坂的路地系统保护起来却很难。原因在于:首先,在日本保护体系的建立需要得到在地居民的同意。这在城市的黄金地带,尤其是在东京这样的一个世界性的城市内部是很难实现的。因为业主对土地的利用规划有着不同的诉求,并非所有人都对路地系统的保全抱有兴趣。尤其是在神乐坂的品牌效应建立以后,区域内外充斥着不同规模的再开发项目。尽管不少居民反对这些项目,但在现有的规划体系下,区域内可允许的开发强度还是很大的。其次,尽管新宿区政府和神乐坂街区都意识到了路地系统在未来城市规划中的价值,但是对于这一系统具体应该保护什么大家却是莫衷一是。

 

2004年,景观法的出台使得各级政府可以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景观基准。新宿区政府也于2009年制定了自己的景观法,并将神乐坂列为区内需要实施特别景观基准的六个风貌区之一。这些景观基准包括对路地石材、院墙色彩以及建筑风貌的规定,鼓励新的开发建设尊重区域内原有的风貌。但是这些要求均是以建议的形式出现的,这就意味着景观法的要求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即使开发商的建设规划并不符合这些景观基准的要求,但在技术操作层面上他们仍有获得开发许可的可能。因此,在没有一项法律法规可以在法律层面对神乐坂实施有效保护的时候,在地的街区营造组织在神乐坂目前的路地系统保护过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对亚洲大城市的传统街区而言,处在全球化浪潮中的神乐坂无疑具有典型的借鉴意义。受城市化进程和各种灾害的影响,传统街区的历史风貌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然而街区内结构性的历史要素却依旧保存,这是亚洲许多城市的历史街区面临的共性难题。神乐坂的例子很好地展示了在地居民如何利用延续已久的文化传统和仅有的历史遗存重新建构和组织街区的邻里关系和社区身份。街区营造运动也作为地域振兴的催化剂,激发了在地居民主动发掘整个区域有形和无形的文化价值。虽然神乐坂的“路地”价值已经得到广泛的认识,但对于这套系统应该如何维护?哪些需要保护?对神乐坂来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2010年出版的神乐坂期刊以“景观十年,风景百年,风土千年”为口号总结了神乐坂推行的街区营造精神。在日本,这种本土化意味浓厚的街区营造并非一场有了成果便可以完结的政治运动或社会事件,其精髓恰恰在于通过街区营造提醒人民要争取一种适于生存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将城市建造为适宜居住的家园。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街区营造将会是一场世代永续的故土保卫战。

 


更多内容和图文信息详见《城市中国》081期“全球竞争中的亚洲城市比较”,本文有删改

文+摄影/周详

/淘宝/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

搜索店铺【城市中国urbanchina】;

-

www.dwntme.com/h.Zb0tcJY 点击链接,再选择浏览器打开;

或复制这条信息¥jGYt0OtudRz¥后打开👉手淘👈

/ App Store /

欢迎原创分享,白名单转载需保留公众号二维码。


如果您对文章有什么看法和意见,或者新奇有趣的话题问题想要吐槽,欢迎留言或在后台回复,我们会定期反馈并集结成文字。也欢迎来稿分享你的思考:00urbanchina@urbanchina.com.cn

微信公众号 | UC_urbanchina 

豆瓣 | site.douban.com/urbanchina/

微博 | @城市中国

官网 | www.urbanchina.com.cn/

电话 | 021-65982080(8027)

邮箱 | 00urbanchina@urbanchina.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